综述中特估战略下的央企产业链整合

鸿途私募基金管理(广东)有限公司   2023-10-18 本文章152阅读

2019年开始,地缘政治冲突逐渐加大,世纪疫情卷席全球,中美科技战争愈演愈烈,逆全球化趋势逐步加深,导致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面临重构的风险。在此大背景下,从顶层设计的考量,中央多次强调我国关键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问题。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中央企业要勇当原创新‘策源地’,勇担现代产业链‘链长’”;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根据总书记讲话精神,先后3次授牌央企产业链“链长”;2023年,在中央精神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背景下,培育世界一流“链长型”央企成为中央企业价值重塑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行业,以价值创造创新的方式推动价值认同的提升。

一、推动建设央企“链主”——提升固链补链塑链能力

2022年5月、2023年3月,国资委先后两次召开中央企业现代化产业链链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四项央企助力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的方向:

1、基础固链:打牢现有产业链基础,巩固长板,以龙头企业盘活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措施包括:(1)产业链重组,龙头企业并购上下游弱势企业,完成一体化布局;(2)战略重组,龙头企业持股上下游企业,成为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形成协同效应。

2、技术补链:以技术创新补齐短板,尤其是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关键环节,措施包括:(1)大力加强研发投入,央企“一利五率”经营目标和“世界一流示范央企(含专精特新)均强调提升研发投入的广度和强度;(2)把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每年形成《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供合作应用参考,如《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2)》涉及半导体、通信、航空航天、智能汽车、云计算、新材料、循环经济等领域72家央企集团的369项技术产品。

3、融合强链:做优做强做大产业链龙头企业,提高优质资产集中度,措施包括:(1)专业化整合做精主业,解决同业竞争带来的资源配置低效率问题,有效盘活存量低效率资产;(2)大力引入战略投资,央企将不断引入持股比例5%以上的战略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参与企业治理。

4、优化塑链:紧随产业更迭趋势,重塑、创造新的产业链,措施包括:(1)组件新的央企集团,在战略新兴产业上打造全新央企集团;(2)资产证券化,持续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平台,组建新领域行业龙头。

image.gif

二、 中央企业“链主”盘点,向国家战略倾斜

“链主”指的是在产业链中扮演核心角色的中央企业。2021年始,国资委按照总书记讲话精神,持续推动中央企业现代化产业链链长的建设。经过2年的努力打造,央企在各产业链中的竞争力有所提升,涌现出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尤其是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粮食安全、科技安全、军工安全等安全问题,以及中国制造、人口老龄化、“一带一路”等成为国家主要战略需求,对相关产业链建设需求度高。

中央企业主要分布于矿产资源、能源电力、交运、军工、通信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央企在新兴产业中积极布局,拓展新兴业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建设新的央企集团,如2022年12月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成立,以及2024年即将成立国务院国资云产业集团。

image.gif

按照中央指示精神,2023下半年,国资委将在装备制造、检验检测、医药健康、矿产资源、清洁能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推进专业化整合,并持续开展央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专项行动部署。  




说明:

1.本资料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产品的广告、销售邀约、或买入任何投资产品份额的建议。如有需要,请向鸿途私募索取相关产品的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并寻求专业顾问的建议。

2.本报告未经任何监管机构审阅;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3.本报告仅供鸿途私募投资者参考阅读,未经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复制、引用,不得通过其他任何方式向非鸿途私募投资者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