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指根据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和投资法规所规定的有资格投资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专业投资者。例如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2024年9月24日上午9点30分,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三位中央部门一把手出席国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后,A股旱地拔葱,短短6天时间,一扫过去三年慢熊阴霾,放量上涨近1000点并于10月8日创出三市成交超3万4千亿的历史天量后,目前处于回调横盘震荡过程中。对于本次行情是新一轮牛市的开始还是仅仅是强反弹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回看A股三十多年历史,每一轮跨年大牛市,都是由国家层面各种宏观政策共振所引发,本次也不例外。
一、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三降”。(1)央行宣布降准50BP,释放流动性大约1万亿元,并指出年内视情况可能再降 25-50BP;(2)降息20BP,引导 MLF 利率、LPR 利率和存款利率分别下降大约30BP与20-25BP;(3)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大约 50BP,每年为居民节省利息支出大约 1500 亿元。“三降”同时落地,政策力度和持续推进节奏超预期。这一系列政策将带来较直接的影响: 一是信贷条件尤其是新增信贷总量和 BCI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将持续超预期改善; 二是实体融资成本将继续下行;三是居民部门尤其城市家庭部门消费被资产负债表收缩“挤出”的过程有望迎来改善,城市消费预计出现好转。
二、财政政策
一是加力争取“一次性”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地方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 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
三、资本市场政策
央行指出,为了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在借鉴国际经验以及人民银行自身过往实践的基础上,人民银行与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协商,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这也是人民银行第一次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第一项工具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这项工作支持的是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主要包括:(1)央行宣布将创设“证券、基金与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结构性工具。前者第一期规模为 5000 亿元,后者第一期规模为 3000 亿元;(2)制定《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增持力度、扩大投资范围的有关安排,支持保险公司资金加大入市力度等:(3)研究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利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大股东增持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建立常态化的回购机制安排,长期破净公司制定价值提升计划等;(4)通过支持企业并购重组进一步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助力产业整合和提质增效。我们理解,一则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本身就映射出对股票市场引导微观预期功能的重视;二则有利于稳定股票市场流动性,同时着力建立一个稳定市场的常态化机制;三则鼓励长期化行为和增量资金,有利于“耐心资本”形成和市场生态持续优化;四则对并购的支持也将有助于加快产业重组、提升微观活跃度、增强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
四、地产政策
地产政策方面,也有一系列组合拳出来:(1)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2)延长“金融十六条”与经营性物业贷款政策的期限至 2026年末;(3)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比例从 60%升至 100%;(4)研究支持银行发放贷款帮助企业收购房企存量土地。政策整体延续了前期思路--供给端保供保主体,加快去库存,推动房企资产负债表出清;需求端鼓励居民适度加杠杆、支持政府收储。降低房货首付比例至 15%算是力度不低的政策,配合支持收储,以及未来可能继续有的地方政策放松,对销售量和价格预期应能起到新一轮带动作用。
中央各部委相关主要领导近期均在公开场合先后表态,强调相关宏观政策后继依然有较大发力空间,将试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情况而定。
2020年疫情年第一次全国范围风控解除后,随着最后一批刚需的集中释放,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见历史大顶。此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逐年下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应逐年下滑。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A股随着宏观经济的逐年走低,于2021年底正式进入慢慢熊市。毫无疑问,此次货币、财政、资本市场、房地产等相关宏观政策相继前后脚共振发力,是中央政府在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梦的伟大进程中,又一次出手对宏观经济强有力的逆经济周期调节,A股市场在中央政府此轮为期三年的逆经济周期调节中,已经拉开了跨年大牛市的序幕。回顾历史上每一轮牛市,国家均通过资本市场解决了处于那个时代的当下汝待解决的社会重要经济议题;鉴往知来,本轮跨年大牛市,将解决地方天量专项债、城投债等一系列掣肘国民经济平稳有效运行的重大社会经济议题,以及解决“卡脖子”、“国产替代、自主创新”等启程时代转换的最重要国家历史使命议题。
与“化债”相关的资产重组兼并板块,以及泛科技类尤其是芯片半导体、“华为概念”等板块,将贯穿此轮跨年大牛市。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A股未来,充满期待。